大众生活网4月12日讯
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详情>>强硬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
中方在世贸组织追加起诉美升级对华关税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最新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详情>>商务部:中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最新加征关税措施
中方再将6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中方再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对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等6家美国涉台军售企业实施制裁。详情>>中方再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对6家涉台军售企业实施制裁
商务部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2025年4月9日,商务部宣布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详情>>商务部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坚决反制、奉陪到底!中方表明严正立场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今天发布公告,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笑话
4月1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针对美方再次提高对华关税实施反制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肆意加征单边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造成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重冲击和剧烈动荡,美方对此应负全部责任。
我们注意到,在中方和其他方的压力下,美方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这只是象征性的一小步,并未改变美方通过贸易讹诈谋取私利的本质。中方敦促美方在取消所谓“对等关税”上迈出一大步,彻底纠正错误做法。
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只会更加暴露出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胁迫的伎俩,并沦为笑话。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但是,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中方将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有记者就“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进一步提高所谓‘对等关税’追加提起诉讼”提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进一步加征关税措施。美方征税措施,是典型的单边霸凌胁迫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将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我们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
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 美方应停止胡作非为
4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就“美方称对华关税达145%”提问, 林剑表示,中方已多次阐述在关税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我想强调,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极限施压,胡作非为,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对美国的霸凌行径采取反制措施,既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为了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为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面对美国的霸凌霸道,妥协退让没有出路。
相关阅读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不到48小时,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对部分美国企业和实体展开调查,将部分企业列入出口管控名单,暂停部分商品输华,并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9日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将美国光子公司等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Shield AI,Inc.)等6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本信息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税战重挫,特朗普支持率跌穿美历史纪录
大众生活网4月30日讯
特朗普的支持者相信,靠惩罚性关税将迫使企业在美国建厂。摄/金焱
特朗普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这一数字比今年2月下降了六个百分点,且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的最低执政百日支持率
文 |《财经》特约撰稿人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 | 苏琦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个任期执政将满百日。特朗普政府在这100天内争分夺秒,他们将其打造成爱国“救亡”的美国版百日维新,至少要去完成历史上没有任何美国政府成功做到的事情。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以及益普索集团联合进行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这一数字比今年2月下降了六个百分点,且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的最低执政百日支持率。
此前,根据路透/益普索刚刚结束的最新民调,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公众支持率已经跌至其重返白宫以来的最低水平,因其尝试不断扩大权力令美国民众感到担忧。根据这项为期六天的调查,约42%的受访者认可特朗普的总统表现,低于三周前43%的调查结果,也低于1月20日特朗普就职之初的47%。
美国公众对特朗普最为负面的看法存在于经济方面。72%的人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很有可能或有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经济衰退。
重新执掌白宫以来,特朗普采取强硬到极致的路线,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签署了数十项行政命令,扩大了他对政府部门以及大学和律师事务所等私人机构的影响力。特朗普被广泛抨击为将行政权力“武器化”。
大而美的关税
关税是特朗普政府的首要愿景之一。特朗普承诺让美国的贸易获得巨大收益,这也是迄今为止,有大量支持他的选民仍然对他抱有信心的根源。不过全球贸易正因此陷入停滞,仿佛新冠疫情期间的挑战再现:供应链挑战日益加剧,赴美旅游减少,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
多位华尔街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特朗普4月2日宣布全球对等关税后市场抛售速度异常,但真正打击市场的是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变化。自2日以来,全球几乎都被牵扯进特朗普一系列反复动荡的公告中。特朗普则根据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和股市反应来提高、降低、延迟和撤回关税。市场因此也从“美国例外论”转向“美国否定”。在华盛顿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未发布“主席总结”的情况下闭幕。本应一直高举自由贸易旗帜的美国挥舞起高关税大棒,转变为遭受各国批评的一方。
目前,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被征收145%的关税。
美国财长贝森特4月27日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博弈论中,这叫战略不确定性。你不会告诉谈判方最终结果是什么。”贝森特说:“没有人比特朗普总统更擅长创造这种优势。”贝森特称高关税列表就是美国大棒,胡萝卜则是美国鼓励各国取消对美关税,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停止操纵货币、补贴劳动力和资本。据说美国优先考虑与日本、韩国和瑞士等关键盟友进行讨论。
韩国正寻求在7月8日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虽然韩国有很大机会与美国谈判达成贸易协议,但市场担心其选举日程可能会延长达成全面协议的时间表。6月3日选举后韩国将成立新政府,其立场很可能会影响谈判结果。
传统的贸易协议通常需要数月或数年的谈判时间,特朗普则将世界引入这样一个局面之下,即美国同时与9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谈判。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正设法在90天的宽限期内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以避免美国更高额的对等关税,而这个期限将在7月到期。
拯救路线图
鉴于特朗普政府设定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朗普政府的应对之策是,制定简化贸易谈判的路线图。美国媒体报道称,他们计划采用一种新的模板来进行分阶段的贸易谈判,该模板为许多谈判设定了通用条款。
据熟悉概述谈判条款草案文件的人士透露,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准备的框架列出了广泛的谈判类别:关税和配额;非关税贸易壁垒,例如对美国商品的监管规定;数字贸易;产品原产地规则;以及经济安全和其他商业问题。美国官员将在这些类别中分别阐明对个别国家的要求,他们并强调,随着该政府获得更多意见,这份文件可能会发生变化。美国打算在未来两个月内,根据这一新框架与约18个主要贸易伙伴进行滚动式谈判。
初步计划是第一周与六个国家进行谈判,第二周与另外六个国家谈判,第三周再与剩余六个国家谈判——这是一个涉及18个国家的谈判周期,然后会重复进行,直到美国政府自行设定的7月8日最后期限。届时,未能达成协议的国家将受到对等关税的打击,除非特朗普进一步延长他实施90天的暂停期。
但全球市场因特朗普关税陷入了螺旋式下降。如果从美股来看,虽然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5%或以上的回调,这也包括标普500指数收盘上涨的年份。但市场情绪波动的不确定性使美国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美银全球策略研报称,近期资金流向显示,美国股票录得8亿美元流出,而黄金流入33亿美元。随着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资金从美国市场流向其他地区,尤其是新兴市场和欧洲。今年以来,黄金表现最佳(+26.2%),政府债券(+5.6%)和投资级债券(+3.9%)紧随其后,而美股下跌3.3%。而美国家庭股票财富今年已缩水约6万亿美元。
4月,衡量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状况的标普全球(S&P Global)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3月的53.5降至51.2。该指数高于50表明整体活动继续扩张,但扩张速度为近一年半以来最慢。与此同时,平均价格以一年多来的最快速度上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关税及其对进口价格影响的结果。
诉讼缠身
自1945年以来,美国总统上任100天时的最低支持率是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42%。现在的支持率39%刷新了之前的纪录,成为80年来的新低。
在移民问题上,不赞成特朗普处理方式的人占比为53%。特朗普收紧美国移民政策。美国有约1100万-1300万名非法移民,其中的800万-1000万名在美工作,占全美总劳力的6%。近半数非法移民居住在加州、佛州、纽约州及得州,多数服务于农业、服务业及建筑业。特朗普强力实施边境限制措施和强调驱逐的举措,在管控对象范围的变化上,涉及的群体范围较拜登任内有显著扩大。
特朗普不断通过签署各类行政令和法案来推动实施共和党的移民政策,包括把人送往在萨尔瓦多臭名昭著的大型监狱。目前,美墨边境移民与美国边境人员的接触数量已降至四年来最低。此前,美国净人口流入成倍上升,2023年-2024年每年达到330万。移民数量在2023年12月达到顶峰,非法移民数量在2024年大幅下降。盖洛普调查显示,2024年是自2005年以来大多数美国人希望减少移民的第一年,反对移民的比例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特朗普政府自1月20日上任以来,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强推移民驱逐计划,大幅裁撤联邦雇员,大量关停政府机构,一系列行动引发众怒。62%的人还表示,特朗普的政府不尊重法治;65%的人表示,特朗普政府试图避免遵守联邦法院的命令;还有64%的人表示,特朗普在试图扩大总统权力方面走得太远了。据美国法律研究机构统计,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国内面临的诉讼已达200余起。据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赖斯法律与安全中心“公平安全”网络杂志统计,特朗普政府执政近百日,已在美国国内遭211起诉讼,涉及关税、移民政策、教育、机构裁员等。
责编 | 要琢
100年前,美国也打了场关税大战,结果如何?
百年起伏
关税税率高低通常与一国生产力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生产能力大幅上升,成为全球工业强国。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取消对谷物进口限制,开始转向自由贸易。1849年完全取消《航海条例》,进一步放宽贸易限制,进一步降低工业品关税税率。1875年前后,英国对多数原材料和食品、工业制成品实行极低关税,有力推动了英国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另一个受惠国法国基本与英国保持同步,1840年前法国进口工业品关税平均税率在15%~20%之间,1860年1月英法签订《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法国大幅降低工业品进口关税税率。随后,英国又和其他国家签署了降低关税的商贸条约。
在欧洲大幅降低关税的同时,美国反其道而行之,为保护新生制造业,19世纪下半叶不断提高关税。1861年南北战争开打,美国国会通过《莫里尔关税法》,将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8%提高到36%。其后,为了应对南北战争开支,进一步提高关税,到1864年平均税率达到47%。1890年又通过《麦金莱关税法》,将税率推高至49%。
直到1897年,美国才开启25年降低关税税率之旅,通过的《丁利关税法》将税率略降至46%。1909年通过《佩恩—奥尔德里奇关税法》,平均税率降至40%。1913年民主党伍德罗·威尔逊就任总统,通过《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把纺织品等日用生活品的关税税率下调一半,美国整体关税平均税率降至26.67%,但仍高于欧洲税率,当时英国平均税率在5%以下,德国在10%~15%之间,法国在15%~20%之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为了增加战争开支和解决战后经济困难,开始增加关税税率。随着英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渐下降,约瑟夫·张伯伦等人鼓噪加大保护国内工业和帝国贸易的力度,1915年议会通过《马克凯恩》法案,首先对汽车进口征收33.3%的关税税率,1921年通过的《保护工业部门法案》对进口精密仪器、化学品、金属制品课征50%关税,但此时英国平均税率仍低于10%。
美国大发一战战争财,从1914年到1916年,出口额翻了近一番,工业制成品出口几乎增长了2倍。1914年美国贸易顺差为4.71亿美元,1919年提高至40亿美元。与之同时,美国进口连续五年下滑,关税锐减造成关税收入在联邦收入中比重下降,1913财年美国关税占联邦收入45%,到1916财年该比重下降到28%,1918财年跌到5%以下。然而美国参战后,从1916年至1919年,联邦支出从7.42亿美元飙升至189亿美元。共和党又开始在关税上做文章,1916年美国颁布《威尔逊关税法》,设立关税委员会,以应对共和党挑战。
1921年美国共和党的短命总统沃伦·加梅利尔·哈丁上台,次年国会批准《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一举将平均关税税率从28.3%提高至38.2%。该法案引发了欧洲各国的报复,法国将美国进口汽车关税从45%提高到100%,西班牙将美国商品关税提高40%,德国和意大利提高了小麦关税,造成美国农民每年损失超过3亿美元。该法案还造成全球脱离自由贸易原则,贸易保护主义抬头。1923年,英国通过《进口关税法案》,对一系列工业品征收10%~33.3%的关税。1925年德国通过新关税法,平均税率提高到20%~25%。1927年法国平均税率也追高至20%~25%。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一场更大规模的关税战已经在不远处了。
美国挑事
1929年初,美国经济蒸蒸日上,一片繁荣景象。十年来,美国工业生产率提高40%,农业生产率提高26%,1921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仅为67,到1928年7月已上升到110,到1929年6月则上升到126。但危机早已经埋下,产出开始下降,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失业率不断上升,股票泡沫化日趋严重。
1927年,国联世界经济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时,美国是仅次于西班牙的全球第二高关税国。但美国人觉得本国关税还不够高。1929年4月,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里德·斯穆特和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威利斯·霍利宣称,只要提高进口关税税率,就能减少国外竞争者的扰动,改善国内市场的供求压力,并联名发起一项大幅加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议案,要求提高农业和工业产品关税,以缓解生产过剩问题。
美国提高关税的威胁一开始就遭到许多国家反对,该法案尚在草拟阶段,很多国家就誓言,一旦美国正式实施该法案,它们将采取报复行动。到1929年秋,包括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英国、德国、日本等35个国家提出正式抗议。1929年9月5日,第10届国际联盟总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采纳英国代表、前商务部长格雷厄姆的“关税休战日”提案,决定由国联大会拟定《关税休战草约》。
1929年秋天,是一个本该丰收的季节。10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文章分析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的可能性。次日“黑色星期二”,美股闪崩,道琼斯指数最大回撤高达-87%。“大萧条”时代降临,美国百业凋敝、民生艰辛。各种利益集团游说者接踵而至,美国农业和工业部门纷纷要求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行业、刺激就业。于是,美国国会启动《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听证。
1930年2月17日,30国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关税休战会议,但因各国利害各异,所拟定的两个休战文件未能一致批准,会议以失败告终。5月,美国参议院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送到了同为共和党籍的赫伯特·胡佛总统案头。美国经济学家普遍感到大祸临头,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签署请愿书,请求胡佛否决这项把美国经济推入深渊的“愚蠢的经济政策”,警告这个关税法将加剧经济的无效运作,导致其他国家报复,减少美国出口,反过来会损害美国农民的利益。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在白宫花了一整个晚上力图说服胡佛,摩根首席执行官托马斯·W·拉蒙特“就差跪下来乞求胡佛否决这项愚蠢的法案了”。
但是,1930年6月17日,胡佛还是签署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0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农产品只占很小一部分,纺织、钢铁、机械、造船和工具等工业产品占主体。该法案将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38.2%提高至59%,并设置了很多“非关税障碍”。
至此,一场载入史册的关税战、贸易战全面拉开序幕。
全球混战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落地后,世界各国纷纷报复,英国、印度、德国、奥地利、日本等是美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国,占美国贸易总额38%,都提高对美关税。美国近邻加拿大率先发难,1930年两次提高对美国关税,对16种产品征收新关税,这些产品占美国输往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并征收反倾销税,加强与英联邦国家贸易关系,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意大利和西班牙宣布,对美国进口汽车征收150%的关税,对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法国将美国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关税税率上涨了近50%,并直接对美商品采取进口配额制,不允许增加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数量,欧洲各国随之对美国商品采取配额进口。面对美国钟表业260%的关税,瑞士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轰轰烈烈的抵制美货运动。1932年英国通过《渥太华协定》,对英联邦内部实行优惠关税,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商品征收高关税。
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1929—1932年,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对美国出口降幅达到40%—90%不等。1929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为13亿美元,向欧洲出口总值高达23.41亿美元。到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3.9亿美元,向欧洲出口总值7.84亿美元。到1933年,美国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降至15亿美元,出口额从1929年的54亿美元降至21亿美元,降幅和世界贸易降幅基本同步。美国汽车在意大利销量减少90%,西班牙几乎没人买美国车,加拿大和阿根廷抢走了美国小麦市场份额。
一堵堵无形的高墙割裂着全球贸易,国际分工体系破产,世界贸易规模迅速收缩。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从1929年到1933年,世界贸易额从350亿美元骤降至120亿美元,规模缩水2/3。全球商品出口占GDP比重由1928年的11.2%降至1935年的5%,下降幅度超过一半。关税战不仅没有缓解大萧条,而且加剧经济危机的广度和深度。
1932年,胡佛通过《紧急救济和建设法》,试图通过基建拉动经济增长,但未有起色。这一年,关税法始作俑者斯穆特和霍利双双在国会落选,灰溜溜地离开政坛,从此再也没能回来,1941年又双双去世。
1933年民主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面对满地废墟,他感慨:“以高关税为代表的对外经济政策中的经济民族化,是造成全世界经济萧条旷日持久的原因之一,只有排除这一障碍,国际贸易才能恢复,我国的经济才能从中获利。 ”深刻教训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回归到自由贸易轨道。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出台,允许总统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谈判关税减免协议。与英国对第三国歧视性“帝国特惠制”不同,《互惠贸易协定法》引入“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为后续美国众多双边贸易协定奠定了基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开始转型。
近代中国哀歌
一国之关税本应由该国自行确定,即国定税则。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关税由双方议定,使得中国关税成为“协定关税”。次年7月22日,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中国货物税率平均“值百抽五”,即5%左右,远低于当时世界水平。其后美国和法国“一体均沾”,中国失去了税则自主权。
一战后,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关税税则应比照各国商约互惠主义,由中国自由规定”的关税自主要求,希望实现国定税则。但英、美、法等国不予附议,该提案无疾而终。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很快席卷全国,掀起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高潮。8月5日,出席华盛顿会议的9国代表同意召集关税特别会议,企图用增加“值百抽二点五”附加税的微小让步来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10月26日,关税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缔约国口头表态中国享有关税自主权,同意撤废中国与缔约各国间现行条约中包含之关税上的限制,但并未做出有效的具体决议。
1928年7月7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正式发表重订条约宣言,包括改订通商条约及关税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改组上海两租界的法院及收回租界及租借地交涉等。首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随后又先后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国民政府把关税特别会议时各国承认的税则公布为国定税则,税率实行从7.5%到27.5%共七级,1929年2月1日起生效。
1929年全球关税税率正持续增长,民国政府实行的税率平均水平低于世界水平。尽管如此,日本仍出面阻止中国新税则生效,向民国政府提出三年相互特惠国待遇的要求。当时中国市场充斥着日本商品,而中国商品出口到日本为数不多。1930年,中日签订《关税互惠协定》,中国对日本优惠33种棉类产品,协定关税比国定关税低30%~40%;优惠12种鱼介和海产品,关税比国定关税低27%~40%;进口面粉免税;此外,还有17种杂货列入协定。而日本对中国特惠只有绣货和绸缎,关税减少30%。
1930年12月29日,大萧条加重,各国不断提高关税税率,民国政府再次更改税则,改为十二级制,最高关税调整到50%,不过平均水平仍低于全球。凭着特惠国待遇,日货继续绕过中国关税壁垒。1931年,日本输华协定货物中,棉织类65237642海关两、鱼介类5192729海关两、面粉类10710241海关两,合计81140612海关两,而同期中国输入日本的绣货和绸缎价值仅5974525海关两,协定优惠货值日本输华是中国输日的13.6倍。这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遭到日本侵略,不可思议地照样给对方特惠国待遇。
1933年5月16日,三年特惠期到期。不到一周,宋子文的财政部公布了新税则,将棉纺品税率增加800%、毛织品增加200%、纸张增加8%-280%,鱼虾、烟草、酒类、人造丝等商品提高到100%以上,而下调机床、飞机、火车、车辆、汽车零件等工业制品税率。提高后的关税税率与外国关税税率差距逐步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民族工业和市场,1930年水泥每担征税0.24金单位,1934年增加至每担0.83金单位,水泥进口锐减。关税逐年增加,改善了国民政府财政状况,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总收入1115506千元,其中关税收入353258千元,占31.67%。
5月22日,日本人看到新税则后,大为震怒。1933年8月,宋子文率团到欧洲引进技术,回国时轮船途经日本横滨,日本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拒绝他乘坐的轮船靠岸。10月25日,应蒋介石要求,宋子文宣布因健康问题辞去财政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职务,由孔祥熙接任。1934年1月,日本驻中国公使有吉明向蒋介石提出抗议,反对新税则。7月3日,民国政府在消极抗日政策指导下,发布新税则,将棉纺品、毛织品、纸张等关税直接下调到10%左右。民国政府刚刚启动的关税措施瞬间败下阵,像一首短短的历史插曲,随风飘逝。
关税税率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可以随意增减,而是战略措施,与一国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当前,面对全球关税风云突变的形势,今日之中国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日之中国坦荡无惧,始终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作者为徐汇海关关长、党委书记)
原标题:《用历史说话:美国从未打赢过关税战》
栏目主编:王多 本文作者:赵文斌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徐佳敏
大众生活网责任编辑 欧阳志文 责任校对林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